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篇博客贴出后,一位尚未谋面居住大垭门的新生代老乡易秋华先生回家度假期间专程去找博文里说的那石螺,第一次未找到,第二次在他父亲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也曾是民办教师后来转公办教师的他父亲还在石螺照片上题了幅对联:“大垭门岩石海螺奇,智技者嘴出音乐曲”,让我找回了青少年记忆,甚为珍贵!

感谢秋华先生,尤其感谢他父亲,同时也感谢“博客”传媒,让未谋面亲近老乡能跨时空对话交流套近!现将秋华先生父子所照“大垭门石螺”及“追王坝”照片一并贴上,请博友们分享!

 

 “追王坝”,是我家乡很小的一块地方,其范围也就一村民小组那么大,当年叫“湖北省建始县苗平区客坊公社红卫大队第四生产队”所在地,现在从网上打开卫星地图能查到。那是一条叫马水河的河流弯绕出而与阴森险峻的土匪窝子汪家寨隔河相望的一块台地。

一村民小组那么小的地方,怎么在卫星地图上还有标识,而且怎么叫“追王坝”那么怪怪的地名?那有很多故事,包括我当年带学生去那里开门办学考察反王的故事。

其实当年官方书面并没有“追王坝”的地名,而只有“红卫四队”的地名,非官方口头也不叫“追王坝”,而叫或者被听成“猪尾坝”。至于为什么叫“猪尾坝”,谁也说不清,反正代代相传下来就那样,也没人去考证过。

倒是上高中时,从叫大堰的地方回家经过叫大垭门的地方,半山坡有尊奇怪的岩石,从两山组成的山丫望出去正对“猪尾坝”,岩石中间有个小洞,对着能吹出海螺那样的声音,嗡嗡地,浑厚而悠远,就有客坊一起上学的同学说,一吹那石螺,“猪尾坝”的闺女娃子们听到了就想尿尿。所以,那时回家绕也要走大垭门,每每经过那,出于好奇,都要扑上去吹吹那石螺。

高中毕业后到客坊中小学担任民办教师,对大垭门半山坡有那么一尊岩石尤其吹过那石螺的事讳莫如深,怕同事或学生笑话我而有损师道尊严。但听说“猪尾坝”那里有个熬硝的岩洞,里面横七竖八有很多尸骨,当地生产队社员下地劳动也经常挖出成片尸骨,猜想那里曾经驻扎过军队并发生过战斗,就带领学生去那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进一步了解情况。结果还真有收获,社员们说,其实“猪尾坝”不叫“猪尾坝”,应该叫“追王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反王带领一支队伍流落当地,住在那熬硝的岩洞,结果被官军剿灭,那地方从此就叫“追王坝”,后来演变为“猪尾坝”。

“猪尾坝”西南三华里处还有个叫“碓窝槽”的地方,社员们说那里有四十八个碓窝,是反王冲制火药用的。更有老社员比划着讲述有关反王的传说:“那漫山遍野的竹林,每节竹子筒怀一反兵,总共有十来万,还没长成器,被官军请的算命先生算出来了,结果竹林被砍,满山沟血流成河,要不然那反王就成了的!”显然是神话,讲述者却信以为真的样子。

传说也好,神话也好,可以肯定,那一带确曾有一支相当规模的反王队伍活动过。

反王,应该就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所说的农民起义领袖。有段那时家喻户晓的毛主席语录是那样说的:“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农民起义领袖被认为是具有造反精神的,因而属于褒扬对象。当时正值“批林批孔”,农民起义领袖大多反孔,反儒家礼教及封建等级,因而属于重要的“批林批孔”历史教材。我于是就带领学生到当时还叫“猪尾坝”的地方去现场考察,在与当地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同时,听他们摆古日白。结合当时学到的些微历史知识,初步判断熬硝洞及田间那些尸骨应该是明末清初四川一带张献忠起义军的余部战斗到最后留下的。再进一步判定那地方不应该叫“猪尾坝”,而应叫“追王坝”。然后把听到的看到的写成一篇考察报告,用钢板铁笔蜡纸刻印了作为“批林批孔”的鲜活补充教材给学生,还给当地社员及干部参考。

报告第一部分描述了“追王坝”的地理位置;第二部分描述了当地社员们在熬硝洞及田间劳作发现许多尸骨的情况;第三部分结合民间传说及历史记载推测那是明末清初四川一带张献忠起义军的余部战斗到最后的场景;第四部分落到“批林批孔”,赞扬农民起义军的造反精神,批判孔孟“仁政”的虚伪,说统治者官军对农民起义军绝不施“仁政”,而是赶尽杀绝。第一部分用了不少豪华词汇,被同事赞誉能上“人民画报”,比较引人入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抓眼球,因而那篇考察报告逐次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直至县委宣传部。县委宣传部领导多次表扬,并送了套大开本的《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五本当时规定必读的马列原著给我,这对当时一个民办教师是很大的嘉奖,很高的荣誉。

那篇考察报告大大提高了我在全县教育界的知名度,为我次年被县教育局安排到全县24个公社巡回演讲以及被评为 “优秀红小兵辅导员”受到共青团恩施地委通报表扬奠定了基础。

“追王坝”反王考古,是当年带领学生开门办学的重大成果,也是我职业生涯一段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插曲,值得追忆。

话题:



0

推荐

杨再平

杨再平

416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生于湖北恩施深山老林,吃过观音土,放过牛羊,做过篾匠,干过各种农活,当过中小学民办教师、教导主任。有词为证:“京城常梦,木屋青瓦,红薯包谷。让时光倒流,与牛羊共舞。野菜粗粮养顽童,为油盐,刃竹织篓。读了几句书,向往山外头。”于武汉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及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银监会供职。现任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出版过《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市场论》、《中国:以全球战略眼光看欧元》、《效能观点:透视中国金融前沿问题》、《中国唱不衰》等专著。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