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月20日,首届“人民金融年会”在北京召开,“人民金融年会”由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与人网联合举办。主办方通过年会形式,组织不同规模的金融和类金融企业,如国有银行、中小银行、基金、保险、证券投资、财富管理、第三方支付等机构进行交流、合作,以回顾、审视中国金融业的变革与突破,努力探寻未来可持续发展之道。来自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各类金融机构及学术界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此次年会以“大改革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围绕制度变革、金融创新、新技术革命与金融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我应邀出席本届“人民金融年会”并发表了《大资管期待大数据大优化》的主题演讲。以下是协会工作人员根据录音整理的文字稿,请分享。

    大资管期待大数据大优化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首届“人民金融年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有关金融的发展和未来。主办方给我的命题是大数据时代的财富与资产管理。我清理了这方面的资料和思考,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我今天的演讲:大资管、大数据、大优化。凝成一句话就是大资管期待大数据大优化。当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人均GDP超过6千美元,再加上我们是一个高储蓄倾向、高储蓄率的国家,我们已经积累了非常大的财富。我们的储蓄率在世界上绝无仅有,一直在50%左右。人均GDP超过这个数字之后,我们的财富已积累到了相当规模。它体现在几个大数据上面:一是居民储蓄余额。去年10月份就超过了43万亿,人均3万。这么多人口,人均3万的储蓄是什么概念!我估计2013年底应该更多。二是银行存款总量。去年底人民银行公布的数字为107万亿。三是高净值人群净值资产。高净值人群是指拥有可投资资产1千万以上的人群,2012年达到了70万,2013年估计会达到84万。这部分人群拥有近30万亿可用于投资的净值资产。还有一个大数据,就是3.8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几个大数据就是我们的大财富,有待我们对它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大资管因大财富应运而生。
 
  首先我们讨论一下怎样开展资产的有效管理。要讨论一个理论问题——什么叫做财富或者资产的有效管理?得建立一个理论上的标准,正像我们讨论“什么叫点、什么叫线、什么叫面积”等数学问题时,须有一个理想化的标杆或者参照一样。点是没有命题、没有厚度的图形,线是没有厚度、没有宽度的图形,但是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这样的点、线和面积的,但是我们学几何学一定要有这个概念。那什么叫有效资产管理,或者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的最佳境界呢?有必要建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有了这个理论模型我们才能参照,才能分清“不优、次优、最优”。我认为讨论财富管理的最优境界应该是两个维度:一是财富拥有者选择各种资产,包括金融资产或实体资产,各种选择最后达到既定财富给他带来的效益或者收益最大化。就是一定数量的财富,它给拥有者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和收益是最大的,而不是简单的增值问题。比如陈光标这样的财富拥有者,他希望社会认可,他有这样的追求,于是他的财富往这个方向配置。二是每个社会拥有者的各种金融资产、实体资产选择,达到了一个最佳的境界,就是最大的满足,或者说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效用。如此大的社会财富,选择金融资产、社会资产配置,使社会收益最大化。这个最大化用经济学原理来解析如下:既定财富在多种金融资产进而实体资产的选择配置机会成本最小,或等质等量财富在各种资产的选择配置边际收益均等。在多种选择中,每一个选择一旦定了之后就有机会成本,也就放弃了其他的选择,所以意味着每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是最小的,达到最优。但是做到这点是相当不容易的,现实生活中很难有这样最优的境界,就像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理论化的点或者理论化的线、面积一样,但是它是必要的讨论财富管理或者资产管理的参照。达到或接近最优需要很多信息支撑,首先要有财富,然后需要财富拥有者的目标函数,甚至他追求什么都要了解。比如有的财富拥有者希望给自己的子孙留得更多,让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的孩子更幸福;有的希望追求捐赠,希望对社会的贡献大一点,得到社会的认可,自身的价值通过财富的配置得以体现,所以要了解他的想法。还要有财富拥有者可选择的各种金融资产,或者是各种实体资产的相关信息,能够给相对的主体或社会带来多少收益,包括边际收益、机会成本等。总之,要达到这样的最佳状态,是相当不容易的,它需要海量的信息,需要很多的数据。
 
  有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之后,再来对照我们国家的大资产管理。从模型来看是远离最优境界的。几个大数据可以说明:第一,目前我们有超过40万亿的居民储蓄,储蓄率50%左右,尽管我们是高投资,但是投资率一直低于储蓄率大概10个点,我们的储蓄并没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投资,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这么需要发展,但是储蓄却没有充分地转化为投资。第二,我们拥有3.82万亿的外汇储备,如果按照外汇储备的实际需要,已经大大超出实际需求。我们好不容易赚的外汇却持有美元资产、欧元资产,甚至其他海外资产。国内却出现资金不足,这表明外汇的配置是远离最优状态的。第三,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倾向海外,高净值人群有70万,去年可能达到80多万。高净值人群中有30%持有海外资产,其中有60%的受访者表示要增持海外资产,在未持有海外资产的高净值人群中有50%计划持有海外资产,其中有6%已经移民海外。这表明我们的高净值人群持有的近30万亿的财富,倾向于海外配置,没有选择自己的金融资产,当然也没有选择我们的实体资产。我们讲肥水不流外人田,实际上大量的肥水已流入外人田。
 

  怎样解决以上问题,优化资产管理,以逐渐靠近最优状态呢。我认为在大数据时代,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是可以大优化的。第一,大数据使碎片化理财成为可能。最近,大家议论比较多的“余额宝”以及“零钱宝”,这些碎片化理财,实际是基于大数据拓展的财富,过去能够运用于投资的是闲钱,过去很多的闲钱要等待,用经济学语言表述就是要满足人们流动性偏好并由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三个动机”决定,由于大数据能够准确判断财富拥有者只要多少资金,即可满足流动性需求,大量的资金可以闲置出来,那些碎片、哪怕是“一块钱”也可以作为财富,进入资管。现在个人金融资产结构为:57.75%用于银行存款,17.93%为现金持有,15.75%是股票,4.09%是基金,2.43%才是银行理财。银行存款占的比例已经比较大了,如果不需要持那么多现金、银行存款,就可以进入理财。实际上碎片化理财拓展了财富,不像过去、大额资金才是财富。第二,大数据使得大众理财成为可能。大数据使得各种终端增加了,大众理财顺手即得,很方便。第三,大数据使更精准市场细分理财成为可能。大数据通过统计和分析基于市场细分的海量信息,能够促使理财业务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分类理财。比如我们通过大数据能够了解人群中多少是分析业务型的,有多少是能够承担什么样风险的,有多少是愿意以委托代理关系理财的,有多少是愿意以信托方式理财的,就能够根据人群分类形成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理财。第四,更贴切多方位的私人订制理财成为可能。大数据的全方位个人数据记载,对高净值人群能够更好形成私人定制的理财方案和相应产品。在大数据的分析下,个人的偏好,资金行为规律都将显示出来,不管是70万、还是80万人,都能够利用大数据统计的多维度信息为高净值人群提供适合其口味、偏好或者资金运用规律的、更优的私人定制型理财。第五,更多样性资产供选择配置更为可能。大数据也为理财或者财富管理提供了海量的资产选择,过去不能进入选择范围的,由于大数据有很多个性化的东西,现在叫非标和标准化,各种非标也可以进入选择范围,包括过去的PE等等。所以大数据使得我们的财富管理有更多或者是海量的选择。第六,每项资产多维度及时动态大数据信息使“机会成本最小”与“边际收益均等”权衡更为可能。由于大数据对每一个资产项目都可以呈现多维度、动态的信息,所以每个资产表现如何,收益如何,大数据会看得更透彻,这样就使理财和资产管理选择的资产变得更精准。每个选择哪个机会成本更小,是有比较的,它的收益怎么样,成本怎么样,风险怎么样,都能表现。每个国家的海量资产,甚至每个单项资产的来龙去脉,大数据都能将它一一呈现。第七,每项被选配资产及理财产品的历史绩效大数据既是其不断改进的历史参照,也是激励反馈。大数据能够把每一个资产选项的历史数据表现出来,这样对资产及理财形成激励机制。像美国的航班管理,大数据把过去每一个航班多少误点给表现出来,这样反过来激励每一个航空公司要改进,要正点。如果大数据显示每一个资产或理财业务的比较,相应的结果就是激励。

 
  最后,大数据必然在资产管理方面会让若干的大数定律表现出来,通过大数据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大数定律,这样我们的理财或者是大资产管理就能够更有规律可寻,能够使财富配置、财富管理变得更精准,更有效,更接近最佳境界。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大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推进大资管、而且大优化。 

 

话题:



0

推荐

杨再平

杨再平

416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生于湖北恩施深山老林,吃过观音土,放过牛羊,做过篾匠,干过各种农活,当过中小学民办教师、教导主任。有词为证:“京城常梦,木屋青瓦,红薯包谷。让时光倒流,与牛羊共舞。野菜粗粮养顽童,为油盐,刃竹织篓。读了几句书,向往山外头。”于武汉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及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银监会供职。现任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出版过《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市场论》、《中国:以全球战略眼光看欧元》、《效能观点:透视中国金融前沿问题》、《中国唱不衰》等专著。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