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2011年6月15日)上午,中小商行管理创新与企业金融服务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举办,我作为主办方之一,致了个辞。以下是致辞的速记实录(本人仅改了几个明显的错别字),标题“小而优则强”是本人现在提炼的。

谢谢主持人!我们这次论坛,中央财经大学和包商银行具体承办,对中央财经大学尤其是民泰金融研究所在我们史校长的领导下,一直致力于小企业金融的研究,致力于中小银行发展的研究表示敬意。

第二点就是关于中小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金融的这样两个题目在一起这样的论坛我也参加了很多,但是像今天这样这么高规格的监管部门、研究部门,还有我们的金融机构、学术界、新闻界领导专家莅临,很少,国务院参事就有两位,所以对他们的光临和参与我们的论坛,我作为主办方之一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三点我想要说的是这些年来,我们的中小银行,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可以说是异军突起。我看到03年城商行在整个银行当中资产所占得比重5.2%,到去年2010年这个比重是8.2%,就增加了3个百分点,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整个中国银行业的资产在高速增长,我们比较一下我们的外资银行入世之后,自身资产增长了5倍,但是在我们这个体系当中占的比重始终是两个百分点左右,甚至还降低。我们看到去年整个银行体系资产增长好象是19%多,其中国有几个大行是14%多,全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26%,而城市商业银行好象是38%,大大超过平均增长。不仅这样,其若干效益指标或者说稳定指标也是不断向好。比如说不良率,2000年的时候整个城商行的不良率30%,去年是0.9%;资本充足率03、04年的时候只有1.2%多,现在是12%多,拨备03、04年有14%多,去年底已经达到了250%多。

所以这样一个群体,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在我们整个银行体系中间可以说是异军突起。我们的银行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大发展用一个简单公式表示,即从1到1+4到1+N,改革开放以前只有一家银行即人民银行,改革初期增加了4家,起初叫做国家专业银行,以后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后增加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N家了,所以说是1+4+N体系的形成。中小商业银行的活力表现出来,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说是有目共睹,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值得去探讨。这一部分怎么样发展,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怎么样进一步发展,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有哪些制约,值得研究。

接下来我想表示一点,我们今天的题目,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我觉得城商行进一步发展,出路还是在把微小企业金融做好。可以说我们的中小银行天然只能够去做小企业金融,把小企业金融做好,我们的中小银行就有出路。套用孔夫子“学而优则仕”,我们的中小银行或城商行应该是“小而优则强”,把小企业金融做优了就强了。

何以如此?小企业虽然小,但在整个经济当中是重要的,小的是重要的。不仅在数量上,在就业和GDP当中占了相当比重,尤其在整个经济的活力方面,在机制方面,比如用人和经营机制等方面,小企业都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小的是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小企业发展是一个举世、举国关注的问题。一个成长型的经济体,定然是小企业不断涌现,并有部分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去扶持支持一批成长中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长大以后也是我们的忠诚客户,我觉得做银行如果有一批这样的忠诚客户,就可以做强。我们不是讲做大吗?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做大,但不排除个别特别优秀的做大,只有你的客户做大了,随着你客户的成长而成长,你才能够做强,进而做大。这方面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我们通常讲大企业大客户是西瓜,小的好象是芝麻,有西瓜干嘛捡芝麻呢?问题是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西瓜我们很难吃上,而且随着金融市场发展,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西瓜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小。所以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我们不可能不捡芝麻。只要我们好好经营,到处都是或者是数量众多的芝麻,应该可以经营成金芝麻。在这方面有很多可以做的。我们中小银行的出路就在于做好小企业金融。

最后我想讲的一点,我刚才说我们今天的论坛很特别,请了这么多高规格的领导、专家,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有监管部门的领导、人民银行的领导,还有学术机构、媒体的专家,我觉得从不同角度来研究问题,可能有利于把这个问题琢磨得更深。尤其是学术界,似乎只是旁观,但往往旁观者清,有自身优势。不是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说法吗?所以你在做小银行、做小企业,不一定对这个问题有很全面、深入的了解或者是理性思维认识,有时候要借助于学术界的眼光、借助于媒体的眼光来研究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学术性的思考,去探讨它的规律,很有必要。

我们讲小企业融资难或者小银行发展有很多难题,只要我们去研究,总有解决方案,但要基于我们对它的正确认识。正是基于这样的看法,我觉得像我们中央财经大学跟民泰合作组织这样的民泰金融研究所,跟实际结合,跟监管部门联合会商会诊的研究方式,对于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很有帮助。我也希望这样一种研究方式能够持续,至少每年有这么一次,把问题研究得更透,有利于问题逐步解决。

作为主办方之一,衷心祝愿我们这个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取得丰硕成果。谢谢!

话题:



0

推荐

杨再平

杨再平

416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生于湖北恩施深山老林,吃过观音土,放过牛羊,做过篾匠,干过各种农活,当过中小学民办教师、教导主任。有词为证:“京城常梦,木屋青瓦,红薯包谷。让时光倒流,与牛羊共舞。野菜粗粮养顽童,为油盐,刃竹织篓。读了几句书,向往山外头。”于武汉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及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银监会供职。现任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出版过《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市场论》、《中国:以全球战略眼光看欧元》、《效能观点:透视中国金融前沿问题》、《中国唱不衰》等专著。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