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昨在北京金隅喜来登酒店举行,我应邀发表了题为《让大多数银行根留地方 》的演讲,以下是演讲整理稿,请分享。
为什么银行都一味求大?
今年3月人代会期间,王岐山副总理指出“有些地方银行总想跨区域扩展”,说他“一打个盹”,有些银行“就跑了”,对银行业机构及监管层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银行都想做大, 都有强烈的扩张冲动,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似乎是“帕金森定律”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翻版。按帕金森第一定律,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 增加下属机构,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影响及职业消费,如此则机构膨胀不可避免。我们的银行家是不是也有这种追求这种冲动,因而让我们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未摆脱这一定律?
其二,在利率非完全市场化条件下,银行收入主要源于利差,如此只要控制好风险,贷出去的能收回本息,则存贷款规模越大,收入就越多,利润就越多,因此银行都追求多设分支机构,以做大存贷款规模。
其三,特定条件下银行似乎“大有大的大好处”。所谓“大而不倒”,既有银行自身内在原因,比如大银行有规模优势,有流动性调剂优势,有抵御风险优势;也有外部监管原因,比如“大而不能倒”,“大而不让倒”,让“大有大的好处”。
其四,其实“大有大的难处”,但银行不承担或较少承担“大的难处”,因而“大的风险”与“大的收益”对银行而言不对称。这是导致银行一味求大的关键。
盲目一味求大的系列不良后果
都做大当然是不可能的。结局定然是少几银行做大,大多数银行为中小。这是毋容质疑的。问题在于,都盲目一味求大,会导致系列不良后果。一是都追求外延式简单规模扩张发展而不注重内涵深耕细作发展,小微企业及三农金融等必被忽略。正如岐山副总理指出的,“小银行都往大银行发展,就没人愿意去给小企业贷款,谁还愿意为了贷几十万元去养殖户那里深一脚、浅一脚地看生产规模,谁还愿意去闻养殖户那个味。”
二是由于都想做大,超一个方向发展,就必然导致银行客户及业务品种同质化。比如,在客户选择上倾向伴大款、垒大户;这业务品种上,偏重于简单粗放型公司业务,过于依赖存贷款等等。
三是由于同质化,必然是众多银行挤过独木桥,从而形成过度、不当甚至恶性竞争。比如,由于银行机构目标客户选择的趋同性,导致贷款向大客户集中更趋明显,多头授信、多头贷款严重,垒大户问题突出。近年来,江苏铁本、新疆德隆、深圳三九等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爆发已经给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银行卡跑马圈地式的业务扩张模式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利益,这种无序竞争已经导致恶意套现的出现和信用卡不良率的上升。一段时期银行为取得更大房贷市场分额,争相给中介机构“返点”。2010年以来,业内变相高息揽储有所抬头,部分银行不仅使用反佣揽存、变相提高利率、送实物礼品等方法,加大了银行业的经营成本,扰乱了正常金融秩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类似的过度竞争、不当竞争、恶性竞争甚至延烧到境外,相互杀价拆台,各自又叫苦不迭。
扭转银行一味求大倾向不妨从监管做起
综上所述,是时候认真反思并切实扭转银行一味求大的倾向了。而首先不妨从监管做起,从准入环节做起,从银行区域定位做起,从颁发银行牌照做起。建议按区域将银行区分为全国性、区域性、省区性、地区性、社区性银行五个层级,根据各层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核定相应银行数量,对上两级不仅准入门槛要高,监管标准要高,而且严格限量颁发相应银行牌照。与此同时,给省区、地区及社区性银行以足够的政策倾斜或优惠。如此,则只有少量银行可跨省区设立分支机构,大多数银行只能留在省、地、县、乡内发展。
严格限量颁发全国性、区域性银行牌照的系列良好效应
这样一来,就可能引致如下良好效果:一是大多数银行会“安分守本”,不再一味谋求跨区发展,会根留地方,亲近地方,亲近地方小微企业及农户,从而形成一批忠诚于地方、社区的银行,即地方、社区性“忠诚银行”。
二是大多数银行会“安分守小”,不再一味谋求做大,而是注重内涵深耕细作发展,从而形成一批地方、社区性小而精的精品银行。
三是地方、社区性忠诚银行与忠诚客户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就可能形成一批“百年老店”银行。也不排除这类地方、社区性“百年老店”在做强做大地方、社区及客户的同时做强做大自己。
其四,由于不同地方、社区经济发展及其客户本身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必然决定根留并深耕各地、各社区的众多银行显示出差异性、多样性,如此则困扰我们多年的银行业同质化问题将得到改变,各有特色的多样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及业务品种体系有望形成。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