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我爸的爸的爸……是谁?”这或许是每个人小时候都会问父母问宗亲的问题。
“我们是杨家将的后代!”我爸及杨家宗亲好像很肯定。于是就不厌其烦地讲述杨家将的故事,还用“五句子歌”唱:“唱歌要点好的唱,点兵要点杨家将。杨家有个杨宗保,穆家有个穆桂英,不打胜战不回朝。”唱的比说的好听!
后来知道许多其实都是演义的虚构的,但我那时都信以为真。比如,说杨宗保年少如何聪慧英俊、武艺高强,因此而赢得穆桂英的芳心并紧追不舍。还说杨七郎被潘家奸人绑在树桩上,乱箭射来,他眼睛一鼓,箭就掉头,后来被蒙上眼睛,才被射中七十二箭而死。还说杨家与潘家世仇,不能开亲。不管别人信不信,我当时都信了,颇以自己是杨家将的后代而自豪。
后来我也考证过,我们或许真是杨家将的后裔。比如,按传统,我们取名的排行“再正通光昌胜进”,七排轮流转,后来有的加,有的没加,但对前七排都基本认同。这一点,许多湖南杨氏宗族也相同。岳飞传里有个杨家将后代叫“杨再兴”的,就是按那排行取的名。还听说我们那一带有个杨氏宗亲保留有杨家族谱,记载我们是杨家将的后代,说山西有个杨家祠堂供奉着我们起根发作的祖人。
“那杨家将的后代哪门又流落到这深山老林来了呢?”这也是我小时候常听父老乡亲们议论的问题。“说是我们祖上是从湖南那边过来的。”大人们口头这么说,不怎么肯定。
我后来通过查看老祖宗的碑文做过一些考证,原来我之上第九辈叫杨进修的,是我们那一带杨氏宗亲的老祖宗,是清嘉庆年间从湖南醴水过来的。
不光杨氏家族属外来移民,我们那一带许多人都声称来自湖南或湖北荆州,并也大致是清嘉庆前后。也就是说,清嘉庆前后,我们那一带曾发生过大规模移民。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那样大规模移民,乡亲们有两种解说。一说有个叫“八大王”的,到了四川(我们那地方明末清初前属于四川),一次在山野拉屎,拉完了顺手扯把草擦屁股,那草刚好是“蠖茅草”,那“蠖”到人身体四肢哪里都火辣辣的,又痛又痒,难受极了,更何况“蠖”到肛门上。那八大王狠狠地:“这川草都这么拐,川人不是更拐呀!”于是见川人就杀,就发生了“八大王洗川”。洗川之后就需要大量移民去填川,我们祖上就是填川的移民。还说当年填川来的移民都是被反手捆着来的,要撒尿拉屎就解开绳子,所以在我们那一带,大小便又叫“解手”。
百度了一下,“八大王”就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呀!彼“八大王”是否此“八大王”?无从考证。但据考证,明末清初前,四川有400万人,战后就剩40万。“洗川”与“填川”,也都有历史记载。至于洗川是不是张献忠此“八大王”干的,是否就是那“蠖茅草”惹的祸?民间传说,无从考证。
又一说是湖南湖北发了大水,那里的人逃难到了大山区。那时那大深山老林没人居住,来的人挽草为界,想要哪块地,挽几把草丢下,就算地界了。还说都被洪水吓怕了,先到者占的都是高山高地,后来者只能占河谷低地。我们杨家大概到得比较晚,大多住河谷低地。后来证明,河谷低地倒是好地方,靠河靠水有水田有米饭吃。
现在分析,或许因明末清初战乱,四川人口锐减,许多地方成为无人区,深山老林更不要说,加之湖南湖北一带发大水,就有大量自愿或被迫的当地居民爬山涉水、历经千辛移民到了我老家那一带。
就那样,不远千里从湖南醴水填川或逃难来的杨进修,在当时叫“湖北省施南府建始县方郭里二甲盐吊水”的深山老林的一条小溪边,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顽强地生存下来,并生养了一个儿子,取名“杨再鹏”。杨再鹏又生了七个儿子,都取名为“杨正什么”。他去世后留下七个儿子由一姓秦的抚养,并都改名“秦正什么”,但后来还是改回姓杨了。据说为此还打过一场官司。
到我算是传到第九代了。因我是杨再鹏第五个儿子的后代,前几个儿子传代更多,按辈分,早就有人叫我“祖爷爷”的了。经近两百年繁衍生息,当初从湖南只身一人来的杨进修的直系子孙已发展到100多户。
“杨家将之苗裔兮”,这或许只是一个传说,但我一直很当真的。我一直以此为荣,也以此要求自己。所以,我的性格或多或少受到杨家忠烈性格的影响。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