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以来,本人与知名大学者郭田勇教授在腾讯微博反复过招,姑且称之为“微过招”吧!以下是过招记录,最后一条回答了“我为什么要与郭田勇教授‘微过招’?”请网友浏览。
3月13日,本人发帖:刚发表《实事求是审视银行利润增长》,六结论性观点:1“银行暴利说”依据并不成立;2银行利润增长不是问题而是社会利好;3银行利润增长归功多种因素;4银行与社会都需要发展中间业务;5银行利润持续增长面临严峻挑战;6应更多关注银行持续稳健进而国家金融安全。详见http://url.cn/235eEH
有网友摘出以下观点@几位知名学者:银行利润增长不是问题而是社会利好。各位同意吗?
郭田勇教授回帖:如果其他行业利润也能同样增长,才是真正的利好。
本人回帖:其他行业增长知多少?2011年规模以上工企实现利润54544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国企、集企、外企、股企、私企分别为15%、34%、10.6%、31.2%、46%。如把外资10.6%最低去掉,其增长与银行业差不多,其中集企与银行业增长基本同步,私企增长还超银行业近10个百分点。经济学者每一论断都要有论据数据支持。
一天未见回复,又有网友@郭田勇教授:杨再平老师说经济学者每一论断都要有论据数据支持,您可以接招了~~求赐教!
次日,郭教授来帖了:好,就说说数据。1、理论上,行业性盈利数据应该是盈亏相抵。杨会长说的是盈利的总量,请问,集企、外企、股企、私企有多少家亏损倒闭的?损失的总量是多大?2、反观银行业,大小银行几百家,没有一家亏损而且都盈利颇丰,作为一个竞争性行业,杨会长觉得正常吗?(请不要告诉我是由于监管得好)
本人见帖即回:让我来告诉您数据:2011年银行业亏损机构192家,怎么“没有一家亏损”?再说,银行业机构是3800家,不是您说的几百家。基本数据没搞清楚就妄下结论,作为学者,正常吗?(请不要告诉我您……!)
郭教授回:呵呵,又在玩偷换概念。五年前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三四万家,比现在多十倍,比美国都多。杨会长意思是,那时的银行业应该比现在更有竞争力吗?而且,我们谈银行,没必要把信托租赁财务都包进去。请会长明示:中国的三类主要银行(国有银行、股份银行、城商行)有多少家是亏损的?
本人再回:"五年前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三四万家"?够信口开河的!查查历史数据就知道了。至于是否“把信托租赁财务都包进去”了,自己去查查统计数据就清楚了,很简单的。这是做研究的基本功课,我就不再做您的文献资料员了!
有网友参与进来:郭老师,恕直言,现在没有几个学者(包括您)是真正了解银行业的,包括银行的运作、管理、风险各个方面。大多为书呆子!
郭教授回帖:那俺就帮杨会长当一次资料员吧,省得您不知道究竟谁在信口开河。“中国共有各类银行业法人机构35002家,其中包括4家国有(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资产管理公司、112家城市商业银行、709家城市信用社、33586家农村信用社……”
本人回帖:您说的“五年前”,是2006年还是2007年?银监会正式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末全国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机构19797家,2007年8877家,2008年5634家,2009年3857家,2010年3769家,2011年3800家。要查正式公布的统计数据,而不是谁的讲话记录,那才是合格的资料员!
有网友劝导:杨老师不用跟这些胡搅蛮缠的人讲道理。
本人回帖:感谢您的理解支持!这不是个人义气之争,而是希望唤起实事求是学术良心。如果说政治家无诚信可言,因而某市长信口开河随他开河,那么学者是不应该无城信可言的。真正可贵之学术精神,可以怀疑一切,但必须小心求证,其每一论断都应有充分的论据数据支持。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与郭大教授“微过招”的理由。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