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3月27日下午,中国深圳发展银行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美国前财政部副部长到访中国银行业协会,给本人送了本他的新著《困扰美国的六个迷思以及美国能向中国经济增长学习什么》(Six Myths that Hold Back America and What America Can Learn From the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书名很长,但整书不厚,英文186页。

我大致翻阅了一下,有几点初浅心得愿与大家分享:其一,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以及我国特有的若干比较优势,外国人尚且如此肯定,我们自己切莫妄自菲薄,要看到我们自己的进步与比较优势。其二,我们当然也应深刻思考自己的不足与比较劣势,找出困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迷思以及我国能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发达、新兴与不发达国家学习什么。其三,书中阐述的“困扰美国的六个迷思”,也值得我国借鉴,引以为戒,比如,国债“挤压”私营经济的融资渠道,财政赤字降则国民储蓄和投资升,财政赤字为子孙后代带来偿债及赋税重担,若不尽快解决财政赤字危机,美国国债将陷入与希腊、爱尔兰国债同样的窘境。

姑且摘录该书目录、前言、序言中译文于后,以飨博友。


 

目录

前言

序:中美来年经济局面猜想

第一章:迷思一,美国依赖亚洲国家的资金支持

第二章:迷思二,国债“挤压”私营经济的融资渠道

第三章:迷思三,个人存款增则国民储蓄长,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率均随之提高

第四章:迷思四,财政赤字降则国民储蓄和投资升

第五章:迷思五,财政赤字为子孙后代带来偿债及赋税重担

第六章:迷思六,若不尽快解决财政赤字危机,美国国债将陷入与希腊、爱尔兰国债同样的窘境

第七章:美国工薪阶层的储蓄真的那么少吗?

第八章:经济在低迷状态徘徊不前

第九章:各种迷思均无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奥秘

第十章:总结及关键政策研究结论

 

前言

马克思兄弟的经典电影《鸭子汤》(Duck Soup)里有这么一段。奇科问到:“你会相信谁?是我还是你自己的眼睛?”

我带领一间中国的银行有五年之久。这五年于我是非比寻常的——兴奋不已、错综复杂、意味深长、灰心丧气、其乐无穷,而最终成绩斐然。深圳发展银行从一家低资本、高坏账、低盈利、麻烦不断的国有银行,蜕变成为一家非常成功、健康的银行,而且无需政府的资助。当然,那是另一段往事,或者说将会是另一本书。但无论如何,这段经历在很多方面都让我深思。

我经常思考:即使在困难时期,中国经济为什么仍然发展得这么好呢?这与美国及其他西方经济体形成鲜明的对比。20世纪90年代,我曾在美国财政部任职,当时正值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这段经历让我认识到在经济问题上两个国家的观点存在根本差别,不同的观点促成了各自相应的政策。一方面是美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观点及态度,另一方面是中国对待类似经济问题的态度。

这一系列探索让我注意到两国对一些经济议题的观点。这些观点在美国广受认可,但在中国却不怎么受重视。尽管美国和欧洲观点的来源往往貌似可靠,但中国的主流观点与此有天壤之别。这促使我深入研究这些观点。这样,我就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思考,跟着逻辑走,而非盲从广为接受的观点、假设或教条。

这本书分析了几个美国“公认”的主要观点,继而判断哪些观点在美国金融系统是站得住脚的,哪些是迷思谬误。本书最终得出的主题是:六大迷思破坏了良好的经济政策并严重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增长。本书也勾勒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如何免遭迷思所困,不因迷思而恐慌,从而取得非凡发展的。我希望我们弄明白这些根本问题之后,那些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政策能开展得更加有效。

本书按照逻辑顺序展开。采取的不是实证的方法,没有在数据模型之上呈现相应的结论。本书也没有从预设开始,进而印证这些预设。本书不遵循任何的教条,也不跟随任何保守派或自由派的政治经济观点。本书只是跟随资金的流向——举例说明货币体系的运作原理以及现实情况下银行体系的交易是如何进行的。有时书中得出的结论与那些“广为接受的智慧”大相径庭——本书的目的就是要破解这些迷思。

本书是写给那些经常阅览商业新闻、熟悉经济问题的读者。我希望读者愿意抱着开放的心态跟着本书的逻辑来走。通常,既有的术语十分专业,导致一些迷思咋看起来是无可争议的。但仔细审视这些术语和其中的逻辑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迷思(往好里说)是被曲解或是误导人的。

本书的分析是面向美国的金融和货币体系,但其中的许多原理也适用于其他拥有自己货币和央行的国家。不过欧盟有其特殊性。如第六章中所解释的,欧元区的结构十分不同,因为各国政府都在使用同一种货币和同一个欧元区央行。

 

中美来年经济局面猜想

踏入2011年,美国与中国便忙于应对一连串大同小异的经济难题:迫切需要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提高远远低于峰值能力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一体化经济中取得长足发展。

我们来假想这样一个情景,2011年已然过去,来到2012年的1月:这两大经济体的代表出席国际论坛回顾两国在2011年各自的表现。

首先是来自美国的代表:

“2011年,美国经济政策鼓励良性经济行为,尽力避免采用美国国内公认为恶性的经济措施。 ‘紧缩’二字是我们谨记的口号。在金融市场上我们努力不让公共融资计划将优良的商业投资项目排挤在外。我们尽力降低国家对外国资金的依赖。通过鼓励消费者个人及各级政府减少消费支出提高国民储蓄水平,同时,努力降低财政赤字以避免给子孙后代遗留沉重负担。”最终,美国GDP在年内实现了2%的增长。当然,经济衰退过后,这一增幅相对偏低。的确,市场上新增职位也不多。无疑,失业率仍高居8%以上。诚然,日久失修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维护进展不大,一座座堤坝日益破损,一个个机场亟待扩建,电力分配系统风险重重,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确实,美国今年的GDP按实际价值计算仅实现了2007年定下的目标,比预计晚了整整四年。但是,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只要能继续沿着“紧缩”这一良性经济道路走下去,避免大家认为是恶性行为的做法,那么,美国会再次显现强大的发展动力,向未来进发。”

接着是来自中国的代表:

“去年中国经济增长超过8%,中国经济已经连续12年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按实际价值计算,2011年中国的GDP比2007年上升了40%。全国新增数百万的就业机会,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竣工。中国的经济活动并未受美国同行曾表示的担忧所牵绊。我们的基建项目融资方式跟美国不一样,我们并不那么看重西方传统的金融手段和判断决策。中国国内货币供应增长超过15%,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适时支持。尽管中国人民有储蓄习惯,但我们意识到储蓄并不能催生经济活动;于是我们努力增强消费者信心,鼓励消费。我们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并实现生产能力的现代化。我们明白,如果没有政府带头相关项目,整个经济发展会远低于最大生产力水平。我们一直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桥梁、高速铁路、机场、电网、货运港口。我们也越来越注重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相对于GDP而言,我们对这些项目的投入是巨大的。跟美国人一样,我们也着力以经济良方为子孙缔造美好前景——只是两国的结论并不一致。过去一年,我们的经济更加强大,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诸多厚礼:教育设施和项目取得长足发展;许多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纷纷落成。我们及子孙后代能充分运用这些设施,在未来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下如火如荼地开展生产活动.”

美国的未来之路

上述对比是否准确描绘了美国未来的发展前景?美国现在依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发展速度却远低于其最大生产力水平,而且失业率居高不下。上述对比显现的差异令人惊讶:不单是自2007年起两国GDP增幅差距明显,而且由于许多美国人认识不足,对美国桥梁和道路的维修捉襟见肘。相反,中国十分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必须深入探讨为何这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会造成如此迥异的结果。

中国继续把重点放在经济增长、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利用政府支持的各种融资手段帮助实现这些目标。美国现在则更强调紧缩,其政策受制于一套传统论调,如对融资活动尤其是政府赤字的种种忧虑。美国深受近期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影响;而中国虽然大规模融资活动频繁却成功避免了经济衰退,个中定有一些经验值得美国借鉴。也许,无论政府采取何种政策方案,凭借美国人民的精神、创业能力及创新能力,国内经济发展势头终将重燃。但我们不妨尝试推行一些可能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而不是让政策阻困美国经济。

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并非昙花一现,而是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得以如此顺利发展并且避免了美国担忧的许多经济问题,其中究竟有何秘诀?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那些影响美国财政政策的种种限制真的合理吗?任何时候,不论当前经济状况如何,这些制约因素都在发挥作用吗?当今美国政界领导和舆论领袖十分重视的一些观点中国却没有放在心上,然而其经济表现成绩斐然,这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在美国广为流传众口称是的“经济箴言”真的经得起逻辑推敲吗?会不会有一部分观点实为基于误解的迷思谬论,阻困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呢?

循此思路,我们一同来探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六大关键问题。

话题:



0

推荐

杨再平

杨再平

416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生于湖北恩施深山老林,吃过观音土,放过牛羊,做过篾匠,干过各种农活,当过中小学民办教师、教导主任。有词为证:“京城常梦,木屋青瓦,红薯包谷。让时光倒流,与牛羊共舞。野菜粗粮养顽童,为油盐,刃竹织篓。读了几句书,向往山外头。”于武汉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及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银监会供职。现任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出版过《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市场论》、《中国:以全球战略眼光看欧元》、《效能观点:透视中国金融前沿问题》、《中国唱不衰》等专著。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