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2年10月,《私人银行》杂志发表了范璟  女士女士女采访本人的文章,现将照片及文字稿贴上,请分享。 

私人银行跨业、跨市场、跨国经营乃方向

——专访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

 

文/范璟

 

从印度到欧洲,五位银行家跟随着自己的印度客户,不离不弃。最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客户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银行的服务队伍也随之扩大了数十倍,并成为一个团队。

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对私人银行的最初印象。

自从在2006年赴汇丰银行考察中听说这一跟随式服务的例子,鲜活而有趣的私人银行服务就印在了杨再平脑海中,挥之不去。直觉告诉他,这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也造就了中国银行业转型的机遇。杨再平在多个场合大力呼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2011年,在杨再平的组织下,银行业协会下属的私人银行联席会议成立。

2012年,时值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五年之际,《私人银行》杂志在北京专访了杨再平,就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前进障碍进行了对话。

 

私人银行弥补公司业务缺口

《私人银行》:国内的私人银行从起步至今已过去五年,您如何评价目前的发展情况?

杨再平:当下国内主要银行均已开展了私人银行业务,分支机构或称“分中心”,或称“分部”,一些城商行和外资法人银行(如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也开展了一些私人银行业务。

国内私人银行业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监管还不够到位,拿到牌照的私人银行还很少。不少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隶属于理财部门,只是客户更加高端而已。虽然各家银行都看到私人银行的重要性,也很重视,并将其当作“战略高地”来发展,但目前还难以提供成熟、全面、全方位的私人银行业务。

 

《私人银行》:利率市场化步步推进、金融脱媒大势所趋,私人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在此背景下的转型,有哪些重要意义?

杨再平:这两方面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非常现实、严峻的挑战。首先随着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利差缩小,利润空间被压缩,同时因为利率频繁的波动,会面临市场风险的挑战。此外,金融脱媒会压缩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通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发展较好的公司会走向资本市场,银行的生存空间会被压缩。这些都意味着过去银行业以公司业务为主的模式需要转变。能够替代的,是成长起来的高净值客户,也就是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的群体。

一个资产规模较大的私人客户给银行所带来的利润、业务量、资金量,可能不亚于一个资质较好甚至相当规模的公司。银行转型过程中,实际上公司业务在削弱,代替的方向就是私人银行客户。现在各行都很重视这项业务,像工行、建行、中行都发展得很快。

 

《私人银行》:推进银行业服务水平是这几年银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当下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富人的财富来源及群体结构发生变化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当提供什么样的高端财富管理服务?

杨再平:过去银行以粗放型的公司业务为主,现在要转向个金业务,私人银行就属于个金业务中的高端。我觉得首先是要针对客户的需求,就是以客户中心去研究他们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

提供服务首先要建一个后台,例如相应的市场、金融体系等。这一体系还包括一批真正懂高端客户,又很了解金融市场的人才。因为私人银行提供的不只是银行服务,还覆盖了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甚至产业、私募等。另外,服务还涉及个人的文化修养、慈善事业、子女培养……这就需要前台为其提供相应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甚至“一对一”服务。

 

大银行的网络优势

 

《私人银行》:我们看到,券商、基金、信托、第三方理财机构等金融主体的高端理财业务正在兴起,业务边界、投资方向、服务方式不断延伸,这对银行的高端财富管理有何影响?银行如何找到机会,吸引客户?

杨再平:券商主要是高风险的产品,基金主要投资短期货币市场。信托有一些跨产品、混业的优势,但银行也有自身的优势。

一是银行的网络、体系优势,再者是银行的信用优势。在我国,大家还是更相信银行。尤其是现在股市低迷,大家觉得银行相对更稳健,代表着稳健和长期的投资。另外,银行有更好的后台支撑。在我国的国情下,银行“大而不能倒”,小也不能倒,所以银行要珍惜这种公信力,这对银行是一大优势。

 

《私人银行》:银行有这种优势,怎么才能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据您观察,国内不同的银行在财富管理的服务内容、产品设计、管理模式上有何区别?

杨再平:我觉得现在做得好的还是大银行,大行有网络优势,例如工行就做得尤其好。

不少私人银行客户的财富不只是在国内,也跟国际市场连接,这可能是大行在财富管理上的一个优势。2006年我去英国汇丰银行考察,他们的私人银行专门有一个团队对印度富人进行跟随式服务。印度有一部分富人,第一代在印度,第二、三代离开印度到欧洲等地,银行跟随着这些人进行世世代代的服务,后来这一团队从最初的五个人发展到几十个人。大银行有跨国的网络体系,在这方面有优势。客户走到哪里就跟随到哪里,而且不只是服务一代人,而是二、三代甚至更久,要做这类财富传承方面的服务。

小银行则可能在个性化服务方面更有优势。比如,北京银行对影艺圈的一批人提供了很多服务。一些著名的相声演员、文艺工作者资产不少,但不是很懂理财,所以银行针对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来设计服务,成为一大特点。

总之,私人银行还属于跑马圈地的阶段,等大家都把地圈完后就是市场细分,进行个性化服务。不同银行根据自己的优势,去服务特定的私人银行群体。如果小型金融机构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就会形成一个很强的优势。

 

《私人银行》:您觉得,私人银行未来的创新方向在哪里?

杨再平:创新实际上就是根据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来提供相应的产品。所以,创新实际上首先是以客户中心,把客户琢磨透,再细分客户,找自己最适合做哪一类型的客户,然后针对这类客户的需求去设计相应的产品服务,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是,要有一个相应的后台,比如专家团队。私人银行服务是一对一的跟随性服务,专家的实力能否让客户信服很重要,要在客户信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

 

跨业开闸乃方向

 

《私人银行》:据我个人的观察,私人银行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内外部障碍。在内部,私人银行业务的利润贡献有限,造成不少银行对此的资源倾斜不足;外部则缺少个人信托、全权资产委托等制度。突破这些障碍的方向在哪里?

杨再平:现在其实各行都高度重视私人银行业务,内部的问题在于机构设置,机构不独立出来很难提供专业化服务。独立出来就涉及到外部的障碍,真正的问题是外部监管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

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分业经营的体制,但私人银行涉及到跨产品、跨市场甚至跨国的服务,这方面的政策配套没跟上。

 

《私人银行》:您觉得未来十年内监管制度上可能出现哪些突破?哪些是你们现在已经在做的?

杨再平:可能在跨市场,或者说综合经营方面会有所突破。比如,允许私人银行跨业经营、跨市场经营、跨国,并有相应的法律配套措施支持。监管可能采取功能性监管。

我们去年成立了私人银行联席会议,进行过很多研讨。因为相关的指引并不完善,我们希望自己做一些规范,可能一段时间后把联席会议升格为专业委员会。

 

《私人银行》:以您对国内高端财富管理业务多年来的观察,高净值人群应当如何选择一家合适的私人银行?

杨再平:首先,财富保值增值是首位。有财富的人有很多选择,选择意味着机会成本,选择后要让自己的财富最大限度保值增值。所以私人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能力很重要。

其次是个性化服务,服务团队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很重要。因此这对私人银行的要求很高,不仅懂客户的财富,还要懂他们的心理、生活等。

第三是私密性,最后是银行的后台和网络。 

话题:



0

推荐

杨再平

杨再平

416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生于湖北恩施深山老林,吃过观音土,放过牛羊,做过篾匠,干过各种农活,当过中小学民办教师、教导主任。有词为证:“京城常梦,木屋青瓦,红薯包谷。让时光倒流,与牛羊共舞。野菜粗粮养顽童,为油盐,刃竹织篓。读了几句书,向往山外头。”于武汉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及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银监会供职。现任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出版过《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市场论》、《中国:以全球战略眼光看欧元》、《效能观点:透视中国金融前沿问题》、《中国唱不衰》等专著。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