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0陆家嘴论坛”6月25日晚举行先期会议——“浦江夜话”,我参加了第一场“两岸三地金融合作”论坛,发表了“两岸银行合作蓄势待发”的阐述发言,然后回答了听众提问,以下是未经整理的发言及问答实录,请网友分享。
  我是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我谈一下银行业的交流和合作趋势。随着两岸金融合作备忘录和两岸金融监管备忘录,最近ECFA要签订,两岸银行业的合作可以说是蓄势待发,前景广阔。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银行业的交流和合作,这些年来可以说是严重落后于经济贸易和投资的交往。我记得几年以前,上海有一百万台商。去年两岸经贸又下滑,下滑差不多20个百分点,投资也有下滑。
  但是今年1-5月份,贸易66%的增长,然后投资也是接近30%以上的增长。贸易和投资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但银行业由于种种原因,银行业基本上持续的交往几乎是没有。我们知道过去台湾要到大陆来做银行要间接到香港控股一个银行,比如说华一银行就是典型的,通过香港控股一个银行,再到大陆来发展。到目前为止,大陆只有台湾十个代表处,当然其中有七个2002年到2003年已经具备了升为分行的资格。还有华一银行和另外一家银行,近阶段由于经济困难还在调整当中。
  这样一种格局,使得我们那么多的台商,一方面是台商得不到应有的银行服务,另外我们两岸的经贸比如说贸易融资,还要外商来做,贸易结算要通过美元,这就是一个很严重的缺憾。可以说,也是很不正常的银行业严重落后于经济的状态,当然中间有一些政治上的原因,可没有监管的银行谁敢跟他们做生意呢?现在来看,由于备忘录的签定,可以说这个障碍已经排除。
  当然最近ECFA还有一些新的东西,所以两岸银行业的合作是蓄势待发,过去被压抑的东西会有一个爆发性的发展。这种发展,我仔细研究台湾银行和大陆银行的优势,就台湾银行来说,首先这种交流,随着两岸银行业的交流和合作,两岸的业者可以逐步得到服务,过去的盲点可以逐步消除。还有两岸贸易金融可以直接来做,两岸的贸易结算不一定要通过美元。
  第二个层面,台湾银行的经验,台湾银行有很多经验值得大陆银行去吸取。比如说,中小企业金融,去年我们搞了一个大讲坛,请了台湾有关方面来讲了以后,大家觉得非常好。台湾的农村金融,非常有特色,还有“保理”业务。
  我开了博客以后,有一个台湾的朋友发了一个很长的帖子,B2B可以通过“保理”来解决。我也了解到很多台湾方面在保理方面做的早。还有消费金融,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台湾银行在净利差1.3%左右,在这么小的利差状态下能够生存,一定有它的经验。
  我们知道,我们曾经银行业是在3%到5%之间的利差生存,日子好过,现在降到2个点左右,当然还是有差距。这方面的经验,我觉得开放以后,这种交流值得我们去吸取。当然大陆银行业也有值得台湾银行业吸取经验的方面。更高的层面,我认为是两岸银行业之间的合作,大家经常讲的两个大的案例,一个是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香港的上海商业银行、上海银行,这三家银行的合作堪称是两岸三地银行业之间合作非常成功的典范。
实际上还有一个招商银行,我们讲引进外资,很多人说招商银行没有引进外资,但是招商银行很早就引进台湾的银行卡专业团队。所以,招商银行的银行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台湾这个专家团队的指导。我相信,随着我们银行业两岸的交流开放,蓄势待发的发展,更高层次的合作可能会越来越多。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说是比较乐观的。当然要顺利进行,因为银行业是高度外部监管依赖的行业,再治理好完全靠自己是不可能,必须要外部监管,所以外部监管之间的合作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我们对这方面应该有所期待。谢谢!
 
 [提问] 我是华一银行的行长,我现在请教一下杨会长,我们知道外资银行在整个大陆的市场占有率低,整个市场占有率只有1.7%,盈余市场占有率不到1%,台资银行进入大陆,看不出在大陆有什么优势?刚才说的审批制度是一个障碍,第二个政府的保护主义,在重重的障碍之下,我想是没有办法去突破的。不知道北京的看法,台资银行进入大陆会有什么样的优势?谢谢!
 [答问] 我先回答一个没有问我的问题。我想参与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竞争。我想,竞争不是绝对,有边界的。现在来看,国际社会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这一点,国与国之间尚且如此。我讲一下两岸三地之间,因为竞争有一个前提,刚才许教授说了,同质化,还有一个就是排他性。同一个东西,有你无我。如果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我觉得更多是合作。
  所以,我觉得两岸三地之间应该更多是合作,目前两岸三地的差异性很大,而且两岸三地不是说我们这个蛋糕就不能做大了,好像有你无我,完全是排他性。当然,肯定是要有竞争的,竞争有好处。比如说香港的很多东西我们现在可以做的,香港去做另外的东西,这就是发展,有什么不好呢?竞争与合作,虽然没有问我,但我发表一下我的看法,我觉得这确实还是要辩证来看,不一定说哪个多,哪个少,确实是一种对立统一,或者是辩证的关系。 [20:56:29]
  刚才这位先生问的问题,银行业审批的问题,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银行没有准入标准、不审批的,这是肯定的。准入标准是一个,不是说有那么多的准入标准,就一定没有钱赚。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华的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他们的分支机构或者他们的子行都赚钱,而他们的母行反而是受到很大的冲击。所以,危机期间有一些银行的子行、分行出来,由于他们的母行出了问题,他们都在说这个银行不是我们的母行,要划清界线。大陆市场这么大,赚钱的还是有的,当然有一些行政干预,但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就一定没有钱赚,一定没有发展的空间,我不赞成这一说法。 
 
 
 
 
 
话题:



0

推荐

杨再平

杨再平

416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生于湖北恩施深山老林,吃过观音土,放过牛羊,做过篾匠,干过各种农活,当过中小学民办教师、教导主任。有词为证:“京城常梦,木屋青瓦,红薯包谷。让时光倒流,与牛羊共舞。野菜粗粮养顽童,为油盐,刃竹织篓。读了几句书,向往山外头。”于武汉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及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银监会供职。现任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出版过《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市场论》、《中国:以全球战略眼光看欧元》、《效能观点:透视中国金融前沿问题》、《中国唱不衰》等专著。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