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出国前一天,5月18日,出席“首届“金牛财富管理论坛暨2012年度金牛理财产品颁奖典礼”,致辞所讲“让理财业务牛起来”的观点,媒体报道较多,也基本反映了本人的意思。但“各方呵护”这一重要强调似乎被忽略了,所以这个周末本人又自己进一步整理完善了那天的致辞演讲。现将整理完善稿提供给大家分享,盼能唤起各方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全面辨证认识与思考,进而共同呵护这一利民利国的重要业务,让其继续牛起来!

各方呵护让银行理财业务牛起来
 

 

尊敬的林社长、各位专家、业界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首届“金牛财富管理论坛”暨2012年度“金牛理财产品”颁奖典礼,我谨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由中国证券报•金牛理财网主办的首届金牛管理财富论坛,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财富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相信更期待我们这样的论坛和网站会给我们的财富管理增添正能量。

这里我也借“金牛”两个吉祥字眼,讲一个主题观点,即“各方呵护让银行理财业务牛起来”。围绕这一主题论点,拟展开讲三点:1)为什么要让银行理财业务牛起来;2)困扰银行理财业务继续牛起来的问题;3)银行理财业务继续牛起来需要各方呵护。

 

为什么要让银行理财业务牛起来?

理由之一:作为新兴银行业务,其高速增长方兴未艾,发展空间还大,应该继续牛起来。银行理财业务,大致始于2005年,当年资金募集量2000亿人民币,2006年4000亿,2007年1万亿,2012年超过20万亿。就银行理财资金余额而言,2007年5000亿,2012年7.1万亿,相比增长了13倍,今年第一季度则达到8.2万亿。可见其发展非常快,其高速增长方兴未艾。

尽管高速增长了这么些年,其发展空间却还很大。就银行理财资金余额占银行业总资产比例而言,我国目前是5%。而美国2008年是70%。5%与70%相比,发展空间还有多大?不言而喻。

理由之二:银行理财业务是一项利民利国的重要业务。一是其为资金剩余者增加选项及投资收益。2012年,共有200多家银行做理财,发行3万多款产品,无疑大大增加了资金剩余者的选项。18家主要银行理财业务为投资者带来的收益为2464亿,年化收益率是4.11%,总体平均收益比同期定期存款年利率高3个多百分点。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人均收入6200多美元,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加上国民储蓄倾向居世界之最,居民储蓄余额超过40万亿,人均差不多3万元。这么多储蓄,过去仅一个选项,现在多了理财,不仅选项多了,而且收益也多了,不是利民之大好事吗?

二是其为实体经济增加融资渠道及资金投入。银行理财募集到的资金大多最终用于实体经济,就融资方式而言,有的属于间接融资,有的属于直接融资,比如,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代理客户投资债券、股票以及各类项目等直接融资工具,打通了客户投资直接融资市场的渠道,成为连接直接融资和居民财富的桥梁,对改善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近大家关注的“非标准债权投资”,很多就属于直接融资。过去我们一直以银行信贷为主要融资结构的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长期以来银行信贷占整个社会融资90%以上。从2011年开始,银行信贷在全社会融资所占的比重,第一次降到60%以下,2012年这一过程也在持续。经过统计发现,这些非银行的信贷融资的增加,或者说直接融资比例的增加,除了资本市场融资,除了债券融资以外,主要是银行理财和信托,银行理财通过把客户的需求和企业需求直接相连接,提供新的融资方式,对改善社会结构发挥积极作用。当然,更重要者在于增加了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据统计,2012年,我们的银行理财所募集的资金,70%直接用于实体经济,另外30%也多间接用于了实体经济。既增加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更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不是利国之大好事吗?

三是其对培育壮大中产阶级、构建“橄榄型社会”大有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来提出要“增加居民的财产性入”,再后来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其实就是要培育壮大中产阶级,构建“橄榄型社会”。“有恒产有恒心”,只有中产阶级形成并壮大了,中间鼓起来了,即“橄榄型社会”形成了,社会才会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而银行理财刚好在这方面大有作为。首先,银行理财业务,让财富拥有者的财富保值增值,帮助财富拥有者打理财富,对其财富进行最优时空配置,追求既定财富的最大效用或幸福,这对中产阶级的培育壮大是大有作为的。其次,银行理财募集到的资金直接或间接用于实体经济,让诸多有创业、经营梦想的个人或小微企业获得资金,实现其创业、经营梦想,无疑又会助长一批中产阶级。

四是其为银行自身发展转型之重要方向。从国际银行业看,主要有三大类银行:资产业务管理为主的银行,瑞银、瑞信为代表,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占整个银行利润60%以上;非常重视资产业务管理银行,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BJI、波兰银行为代表,资产管理业务占40%以上;投行为主商业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为代表,资产管理业务比例低大概20%、30%。总体上来看,国际上三类大型的商业银行,都是把资产管理业务作为他们业务转型的主要方向,也确实通过理财业务有力地支持业务转型,特别是中间业务收入来源的增加,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从国内银行业看,银行理财具有客户基数大、投资理财需求旺盛的特征,无疑是其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向。以工行为例,其理财理财收入占中间业务收入12%,占总体收入3%。理财无疑是商业银行转型增加新收益的一个重要业务种类。

综上所述,银行理财业务如此利民利国,我们何乐而不让其继续牛起来?

 

困扰银行理财业务继续牛起来的问题

但困扰银行理财业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和存在。对这些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力求排除,否则,银行理财业务就很难继续牛起来。

从银行自身看,困扰银行理财业务继续牛起来的问题主要有四:其一,在理财产品的营销中存在虚假误导。主要是,为吸引买单,只向客户宣传收益,而不披露或不充分披露风险,往往夸大收益,而轻描淡写风险。一旦风险出现,引起纠风,不仅银行难辞其咎,要承担责任,遭受损失,更引起客户及社会公众对理财业务及其产品的不信任,失去信心。众所周知,公众信任信心是银行生存的基础,公众对银行不信任、失去信心,往往会引起银行存款及流动性减少甚至挤兑,这不仅适合于银行存款业务,也适合于银行理财业务。因此,银行理财产品营销中的虚假误导,引起客户及社会公众对理财业务及其产品的不信任,失去信心,问题是严重的,切不可小视。

其二,“飞单事件”严重伤及银行理财业务声誉。最近接连发生的“飞单事件”,虽非银行理财,不是银行机构行为,而属个别银行员工个人行为,但由于是在银行办公场所、营业网点发生的,而且数额巨大,毕竟是银行员工所为,外界认为就是银行理财业务的问题。银行理财业务严重受损,当然必然严重困扰银行理财业务。

其三,“庞氏骗局”资金池安排乃理财之毒药。有两种资金池安排,一种是操作性资金池,就是把募集来的资金集中一起,对应若干真实项目,用若干真实项目的投资回报兑付买者。这是可以的,尤其是类存款保本及信托关系理财产品,因为这既可持续,不存在流动性问题,又不存在法律问题。另一种即“庞氏骗局”资金池安排,就是把募集来的资金集中一起,并不对应真实项目,而是用进入资金池的资金兑付买者,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或用下家的钱回报上家,形成自我封闭式循环。这就无异于非法集资骗局,不是真实理财,就存在可持续问题,也存在严重的法律问题。虽然目前来看,这样安排的理财业务尚属极少,但由于其危害极大,乃理财之毒药,所以不得不防。

其四,针对理财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及相应的全面风险管理措施薄弱。这些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风险的防范方面意识强化,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但对理财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及相应措施都还比较薄弱,这本身就隐藏着巨大风险。其实,理财业务涉及的风险是多方面多环节而极其复杂的。比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交易对手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国别风险、合规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都涉及,一旦出问题,其伤害将比“飞单事件”更严重而持久。

就投资者而言,也存在困扰银行理财业务继续牛起来的问题。其一,把银行理财等同于银行存款。存款是不管怎样,最后都要还本付息,保本保息,理财除类存款的保本产品之外,都是不保本也不保息的,这一点并未被所有投资者所认知。有些投资者在银行买了理财,赚了高兴,亏了就找银行。“赚得起而亏不起”,如此认识及态度,银行理财业务就没有发展空间,就难以持续。其二,不区分银行理财业务中的代销、代理与银行理财产品本身,混淆相应的法律责任。银行理财业务分三大类型,一类是代销,即代销保险、基金等,卖的不是银行的东西,而是保险、基金的东西;另一类是代理,比如代理买卖黄金、买卖外汇;第三类是销售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但投资者往往不加区分,如此认识往往就混淆相应的法律责任,出了问题都找银行,这也很让银行纠结,困扰其理财业务的发展。其三,自身风险责任意识淡薄,往往不能“买者自负”。如此,银行单边负责,理财业务当然也是难以持续的。

就我们的媒体舆论环境而言,也存在困扰银行理财业务继续牛起来的问题。主要是,对银行理财业务总体主流积极正面效应报道反映极少,而抓住个别负面事件炒作,无限放大,妖魔化银行理财业务的报道反映过多。如此抓住一事一点,不及其余,以偏概全,不一分为,不全面二辩证看银行理财业务,怎不困扰银行理财业务发展?

 

银行理财业务继续牛起来需多方呵护

综上所述,结论呼之欲出:银行理财业务继续牛起来需多方呵护。

首先是银行自身,一要在理财业务的营销方面足够诚信,应充分披露并让投资者充分认知相关的风险信息,绝不可虚假误导,还要坚持把恰当的产品卖给恰当的投资者,真正做到“卖者有责”;二要对吸取“飞单事件”教训,加强网点员工的操守管理,严防其非机构理财活动引发风险事件,伤及银行机构理财业务,甚至引发系统性理财声誉风险;三要管好资金池,坚决杜绝“庞氏骗局”资金池安排;四要强化理财业务风险意识及理财业务全面风险管理措施。

其次是投资者,一要充分认知银行理财业务不同于银行存款;二要认知银行理财业务中的代销、代理与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认知不同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关系;三要认知自身责任与相关风险,做到“买者自负”。总之,投资者要做合格投资者,不仅在资金量资质方面,更在责任认知及承担方面。

最后是媒体舆论环境,应当全面辨证反映银行理财业务。对个别负面时间当然应报道反映,但不应抓住个别负面事件炒作,无限放大,妖魔化银行理财业务。同时还应报道反映银行理财业务总体主流积极正面效应那一面。如此以正确的舆论反映引导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也非常必要。

总之,银行理财这样一项利民利国的大业务,现阶段面临诸多困扰,继续牛起来或多或少已成为问题,因此需要银行、投资者、舆论等各相关方面的积极呵护,给予正能量,才能让其继续牛起来。 

 

话题:



0

推荐

杨再平

杨再平

416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生于湖北恩施深山老林,吃过观音土,放过牛羊,做过篾匠,干过各种农活,当过中小学民办教师、教导主任。有词为证:“京城常梦,木屋青瓦,红薯包谷。让时光倒流,与牛羊共舞。野菜粗粮养顽童,为油盐,刃竹织篓。读了几句书,向往山外头。”于武汉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及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银监会供职。现任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出版过《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市场论》、《中国:以全球战略眼光看欧元》、《效能观点:透视中国金融前沿问题》、《中国唱不衰》等专著。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