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就银行业若干热点问题接受香港商报齐晓彤女士采访,提了很多问题,我都没回避。她很快即整理出采访稿,我只稍作修正,即发表于8月13日该报。现将该报图片及文字稿贴上,请各位分享。
导语:
“我们银行的存贷比不仅没有达到75%的上限,甚至有些控制到30%左右,资金停滞就是损失,所以银行必须要找出路。未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流动性比率这两个管理工具可能慢慢会取代它。”
中国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再平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将未来中国银行业监管与政策工具的方向性选择,非常清晰地勾画出来,这位学识渊博、观点鲜明、人文情怀浓厚的银行业协会掌门人,对目前市场关注的众多焦点难点问题,比如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未来时点预期、竞争加剧背景下的同业协调机制、民营银行稀缺的独立性、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消化的可信路径,用简洁通俗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层次分明的近期、中期和远期图景。
存款利率彻底放开不能急 三五年不算长
香港商报:去年8月和今年3月,您先后就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发表过长篇文章与见解,您认为那时就是利率市场化的合适时机吗?
杨再平: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实际上我们从96年就已经开始了。去年有一个重大的推进措施是扩大两个浮动区间,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下限可至基准利率的0.7倍。今年完全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是进一步的推进。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我认为后期存款利率放开还是要逐步走。
香港商报:今年的经济增长减速和前段时间出现的流动性紧张事件,跟贷款利率的松绑之间有没有关联?
杨再平:我认为没有关联,和流动性紧张完全没有关系,和实体经济有些关联,放开下限可让优质客户拿到更多更便宜的资金,因为优质客户大家都会去竞争。而对于小微企业来讲,贷款价格会上浮,但资金可获得性会改善。
香港商报:您觉得存款利率的完全放开,需要哪些重要的先决条件?
杨再平:如果存款完全放开,银行间的竞争会非常激烈。存贷利差会缩小,缩小到一定程度,资金成本比较高的银行将会招架不住,精打细算降低成本是银行要首先练好的内功,其次风险管控要做好,减少贷款损失。第三点是银行怎样应对市场风险、利率的频繁波动,比如利率最高点时负了债,很快市场利率下降,再放贷立刻损失。这种缺口管理技术也是需要时间充分准备的,另外怎么根据不同的客户和项目准确地定价,也很重要,上述四点我认为这些我们的银行还没准备好。
香港商报:您觉得银行业完全准备好,需要多少时间呢?
杨再平:我觉得至少两三年时间,三五年也不算长。所以我不主张存款利率现在就放开。
香港商报:您曾讲过台湾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有过10多年的阵痛期,那么大陆将来经历利率市场化的洗礼,震荡是否会更加剧烈,时段是否会延长?
杨再平:这个很难说,关键取决于步骤,台湾的改革时间要短一些,我们是从96年开始的,我认为逐步放开,慢慢会适应的,不能急。世界上利率市场化后没有出现大波动的国家很少,美国80年代利率放开每年有200多家银行倒闭,日本也是,只有一些小国家比如韩国没有出现大波动,这也跟宏观经济有关。
小微企业贷款或更贵
香港商报: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贷款利率放开使得资金的可获得性增强了,也会出现贷款更贵的情况,那么对于整体的小微企业生存环境以及未来实体经济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杨再平:我觉得首先应该告诉社会,利率完全市场化以后,不仅是银行在竞争,实体经济也在竞争,他们都想得到资金,如果资金量一定,需求方竞争激烈,那么价格就会往上走,但是可获得性提高,比如我有好项目,只要能得到这个资金,哪怕价格高一些,我也合算。这个是有利于实体经济的。现在农信社放开了贷款上限,应该会增加小微企业资金方面的可获得性。
从整个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可能是这样子的:一段时期内大家竞相争取优质客户,竞争到一定程度,银行的资金将无利可图(经济学上叫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得不到银行就不去做大客户了;大企业是优质客户,谈判条件优越,是一个相对局部的买方市场,那么有很多银行可能会选择不做大企业而转过来支持小微企业,这时候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会增多,那么小微企业的资金成本又会降下来。这是一个金融发展的规律,这就是为什么汇丰这样的大银行会最早提出要做最好的小企业银行,因为大企业大客户对于银行来说已经无利可图了。
香港商报: 您估计小微企业资金的可获得性能提高多少?我了解珠三角一些小微企业,在香港银行开户,只要他有正常现金流,银行会自动给他一个信贷额度,运营进展顺利,这个信贷额度会自动提升,不需要你申请,贷款随时准备在那儿。
杨再平:过去小微企业是用民间资本来满足需求的,利率很高。现在银行尤其是农信社,可以提供略低于民间借贷成本的资金。服务小微企业的风险和成本都比较高,资金的要求往往又短、频、快,银行还要配备非常严谨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措施。
贷款定价权是权利更是挑战
香港商报:整体银行业贷款利率松绑之后,差异化发展是否会非常明显和深化?
杨再平:那是肯定的。贷款利率上限和下限都放开,贷款定价完全由银行来决定,我以前就提过,定价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挑战,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不同的贷款项目来定价,这就是差异化经营,可能慢慢就形成一部分银行专门做某一类客户,风险管控对某一行业比较熟悉,专业化差异化趋势是必然的。
香港商报:大型银行普遍认为贷款利率放开对他们来讲是利空,那您认为大银行的风险管控经验,对竞争风险客户方面有没有帮助?
杨再平:竞争小微客户,大银行不一定比小银行强,可能恰恰相反。中小银行往往对本地的客户知根知底,因而大银行的优势可能不如中小银行。
香港商报:您刚才提到利率放开之后,银企之间、银行业内的竞争都会非常激烈,要怎样避免银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据我们了解的数据,44个国家和地区近一半都发生了经济危机,您觉得中国银行业最应该避免的陷阱,除了不能太快,有没有其他陷阱要避免?
杨再平:应该有相关的同业协调机制,像实体经济的竞争我们不允许倾销,不能低于成本去卖东西,不能搞不正当竞争;利率完全放开之后,必须要逐步地建立相应的市场规则。最重要的是要避免恶性竞争,不能说利率市场化后就搞恶性竞争、无序竞争。中国有三千多家银行,村镇银行,农信社也有很多,他们的从业人员专业服务能力,风控水平也需要有个质的提升,农信社这些年历史包袱清理的差不多了,但各家银行良莠不齐,有些农信社还可以的,但大部分农信社的高管对银行业务的掌握还有欠缺,当然我们银行业协会也一直在做相关的培训指导。
香港商报:中国银行业由之前的高速成长到现在的增速放缓,整体经济增速下滑和地方债透明度等问题,境内外对中国银行业的估值一直在慢慢下降,这次贷款利率的松绑会明确利差缩小的预期,这对银行业的估值和再融资都不是很有利的,您怎么看?
杨再平:首先,我们这个股市的股价跟股票的业绩关联度不是很高,前一段时间银行股显然没有反映真实业绩,其中一个原因是盘子太大有人在炒作;然后,在一段时间内,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确不是利好。这时候就要看那些股东是想分享银行的业绩还是炒作了。
民营银行:准入不歧视而重在培育真正“民有民治银行”
香港商报:民营资本未来对银行业的影响?现在对民营银行的牌照放宽的现状?
杨再平: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准入的问题,在准入上不要有歧视,只要达到准入条件,不管什么背景的资本都可以进入,对银行业形成潜在压力。
我们期待民营资本进入之后带来新的气象,真正形成一批“民有民治”的银行,这个是有意义的。现在有些叫民营银行但不是真正意义的民治银行,我说的民治是指完全独立于政府的。现在有这样一批银行,像泰州,南充的,但是比较少。还有一些银行,政府占股虽然少,比如5%,但掌握相关管理层的任命权,这算民有银行但不算民治银行。只要够条件,想办银行就办银行,不管什么资本来源,这就形成一个潜在的威胁和压力,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体制外独立于政府的民有民治银行是有意义的。
香港商报: 您寄希望于体制外的民有民治银行能带来比较健康的银行经营理念。目前体制外的机构中阿里金融比较耀眼,它利用支付宝的平台搞余额宝,需要申请牌照吗?
杨再平:必须的,既然做金融就必须有准入。否则,银行体系中,一部分从准入到持续受到严格监管,而另一部分随便进来也不受持续监管,那就会产生巨大的监管套利,且不说不公平,对现有银行造成冲击,也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就如打牌、下棋或体育竞赛,让大部分人按规矩,少部分人不按规矩,那游戏或竞赛是注定玩不下去的。所以,谁来做都可以,但一定要严格准入获得正规牌照,并遵守监管及行业规范。
香港商报:阿里金融采取变通的方式,比如余额宝承诺百分之六点多的回报,但这个回报不一定是用现金返还利息的方式,借用支付宝实物冲抵。
杨再平:这类似商家用购奖券激励客户不断滚动购买的促销手段,用于金融恐不妥。
香港商报: 美国储蓄银行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利差利润贡献比例从80%降为60%,中国目前86%,我们中国的银行业跟国外的银行业有个很大的不同,他还有存贷规模的限制,还有存准率、汇率的问题,利率市场化推进之后,银行存贷业务的利率占比是要缩小的,未来面临很多创新的压力,但现在存贷规模,存准率这种大环境能够提供一个宽松的适合创新的土壤吗?我觉得他这么严格的存贷规模限制,本身资金利用率都已经很低了,还有那么高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杨再平:有一部分理财就是绕规模的,比如保本理财产品。银行存贷比有些不仅没有达到到75%的上限,甚至有些控制到30%左右,资金停滞就是损失,所以银行必须要找出路。未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这两个管理工具可能慢慢会取代它。
地方融资平台从开始就是个错误但风险尚可控可逐步化解
香港商报:您觉得利率市场化会让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杨再平:这个一下子还很难评估,这个关联不是太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我觉得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跟利率市场化没有太大关系。所谓地方融资平台有时候就是临时凑几个人,号称一个什么平台,后面可能公司、项目都没有,个别平台拿到钱之后自己并不做项目或经营,而是转手给别的经济实体,赚取利差,这就是影子银行了。地方融资平台大多数是09年之后形成的,为了支持经济,不惜代价,很草率的把银行的钱拿去配套,有些实际上资本金都没有,借了银行的钱充资本金,问题比较大。但我相信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化解,一方面毕竟有一部分还是有项目的,另一方面就是财政兜底。从某种意义讲,在相当程度上,这与其说是金融风险,倒不如说更多是财政风险。相信能逐步化解,但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
中国的影子银行很大程度是正规金融发展不够的产物
香港商报:今年以来大家特别关注影子银行问题,您心中影子银行是怎么定义的,在利率松绑的情况下,影子银行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杨再平:近年来对内地影子银行讨论的概念不够严格。影子银行指监管之外的、监管不到的信贷业务,在中国信托和理财都是受严格监管的。影子银行不是说一定要打掉的,欧美的影子银行有一些是业务创新,所以游离在监管之外。
中国的影子银行却是正规金融发展不够的产物,比方说民间借贷、小贷公司、典当行、金融担保乃至非法集资等等,很大程度是正规金融的补充。其中有些是合法的,应当允许,但同时要规范并适当纳入监管,以防监管套利;有些是非法的,后果很严重,应当坚决依法打击禁止。
0
推荐